10款车搭载本田发动机……但它们并非本田品牌!

Ariel Atom 配备思域 Type R 引擎?本田引擎车型列表会让你大吃一惊。看看驱动其他品牌的工程技术。

本田不仅作为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在全球建立了声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发动机公司”。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商,其身份与创新、效率以及最重要的、传奇般的可靠性紧密相连。这种动力总成工程的卓越,催生了品牌的口号:“The Power of Dreams”(梦想的力量),象征着将技术挑战变为现实的能力。

这种对发动机工程精湛技艺的专注,造就了一种显著的独立性。与许多参与复杂零部件共享网络的汽车制造商不同,本田很少在其自有车型中使用其他品牌的发动机。这种悖论使得相反的情况——即其他制造商在追求性能、可靠性或战略解决方案时,求助于本田——更加引人入胜。

随后的合作不仅仅是商业交易,而是复杂的战略联盟。它们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从技术交流——例如提供 V6 发动机以换取用于欧洲市场的柴油技术——到联合开发平台以降低成本并进入新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是由于合作伙伴无法内部生产高性能发动机的纯粹需求。

本列表探讨了十个使用本田发动机的知名车型。精选涵盖了汽车运动的“现代时代”,包括标志性的“现代经典”车型,展示了这些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厚历史,以及当代应用。这些汽车中的每一款都讲述了一个关于工业战略、企业务实主义以及对本田发动机工程卓越性普遍认可的独特故事。

高性能的匠人:为何只选择本田发动机

1. Ariel Atom 4 (2018-至今)

Ariel Atom 是极简赛道车的典范,是一款剥离了所有非纯粹速度必需品的英国机器。其暴露的管状底盘和缺乏传统车身,使得每个部件都经过精心挑选,只有一个目的:最大化功率重量比和驾驶体验。在如此不妥协的工程环境中,发动机的选择是最关键的决定。

  • 本田的动力总成:Ariel Atom 4 的核心是强大的本田 K20C 发动机,这是一款 2.0 升直喷、涡轮增压的四缸发动机,搭载标志性的 i-VTEC 技术。这正是驱动备受赞誉的本田思域 Type R 的同一款发动机。在 Atom 4 的标准配置中,这款发动机可在 6500 转/分时输出 320 马力(BHP),在 3000 转/分时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 420 牛·米(310 磅·英尺)的扭矩。
  • 选择的原因:Ariel 与本田的关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合作,始于 2003 年的 Atom 2。选择继续与 K20C 发动机合作,基于三个支柱:纯粹的性能、极其可靠的耐用性以及巨大的改装潜力。Type R 发动机以其能够承受赛道的极端考验并保持一致性而闻名,这是少数能够与之匹敌的。这次合作在超级跑车的层面上验证了本田的工程实力,证明了一款量产发动机可以成为地球上最激进的性能机器之一的核心。

意想不到的联盟:跨大陆的合作

2. Saturn Vue V6 (2004-2007)

在 2000 年代初,通用汽车旗下的 Saturn 品牌似乎不太可能采用日本竞争对手的技术。然而,在短暂但迷人的时期里,其最强劲的 SUV——Vue V6——的核心,毫无疑问是本田的。

  • 本田的动力总成:在 2004 年至 2007 年间,Saturn 用一款本田 J35A3 发动机取代了其自产的 GM V6 发动机,这是一台 3.5 升 SOHC VTEC V6 发动机(GM 内部代号为 L66)。这与当时 Acura MDX 使用的发动机相同。在 Vue 上,这款发动机可产生 250 马力和 328 牛·米的扭矩,搭配的五速自动变速箱也由本田提供。
  • 合作的原因:这次合作是一项战略性的互换协议。本田需要一款有竞争力的柴油发动机来进入欧洲市场,而通用汽车通过控制 Isuzu 能够提供。作为交换,通用汽车获得了本田出色的汽油 V6 发动机,用于北美市场。这是一个务实的决定,让通用汽车无需承担开发新发动机的成本,就大幅提升了 Vue 的性能,使其更具竞争力。

3. Proton Perdana (2016-2020)

Proton Perdana 是马来西亚本土制造商的豪华轿车。在其第二代车型中,该品牌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开发一款现代化的继任者,解决方案来自于与本田的战略合作。

  • 本田的动力总成:Perdana 的第二代车型基于第八代本田雅阁的平台打造,并继承了其动力总成。它提供了两款本田 i-VTEC 发动机选项:一款 2.0 升 R20A3(约 154 马力)和一款 2.4 升 K24Z2(约 178 马力),两者均搭配本田的五速自动变速箱。
  • 合作的原因:此次合作让 Proton 在开发周期上获得了显著的捷径,获得了经过验证的世界级架构的授权。Proton 将其资源集中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以创造独特的视觉标识,而使用本田的机械装置则确保了其动力、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了一个独立实现将极为昂贵的水平。

英日王朝:Rover-Honda 的传奇

英国利兰(及其继承者)与本田之间的联盟,从 1979 年到 1994 年,是本田历史上最深入的合作。这次合作是英国汽车工业的支柱,并使本田得以在欧洲建立关键的生产基地。

4. Triumph Acclaim (1981-1984)

Triumph Acclaim 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是英国利兰(BL)的救命稻草。它是这次联盟的第一个产品,标志着公司制造质量的转折点。

  • 本田的动力总成:Acclaim 本质上是一辆在授权下生产的本田 Ballade。其发动机是 Honda EN4,一款 1335cc 的全铝 OHC 发动机,与当时本田思域共享。它产生约 70 马力
  • 合作的原因:BL 面临可靠性危机,急需一款现代车型。而本田则寻求规避欧洲的进口限制。本田的工程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引入,为 BL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靠性,巩固了持续十多年的信任关系。

5. Rover 200 Coupé (1992-1998)

诞生于备受赞誉的“R8”平台,Rover 200 Coupé 是合作达到顶峰的体现。该平台是与 Honda Concerto 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开发项目。

  • 本田的动力总成:虽然 Rover 使用了自家的 K 系列发动机,但其阵容也包括 Honda D16A8 发动机,一款 1.6 升 DOHC 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可产生 111 马力,并以其平顺性和高转速特性而闻名,提供了独特的风格。
  • 合作的原因:R8 平台是一项平等的合作。两家公司提供的发动机为消费者提供了“口味”上的选择。DOHC 本田发动机是那些追求日系工程特有的平顺性和高转速特性的消费者的首选。

6. Rover 600 Series (1993-1999)

Rover 600 是一款优雅的行政级轿车,旨在与欧洲 D 级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抗衡,它基于当时欧洲本田雅阁的平台。

  • 本田的动力总成:汽油发动机系列全部由本田提供,包括 F18A3 (1.8L, 116 马力)F20Z1 (2.0L, 131 马力)H23A3 (2.3L DOHC, 158 马力)
  • 合作的原因:Rover 600 本质上是一辆带有“英式外衣”的本田雅阁。Rover 负责豪华的外观和内饰设计,而所有底层的工程技术均来自本田。结果是两全其美:本田的机械可靠性与 Rover 的美学和奢华氛围相结合。

7. Sterling 827 (1988-1991)

在 80 年代末,Rover Group 凭借 Sterling 品牌进军北美豪华车市场。其首款车型 827 与备受赞誉的本田 Legend 共享平台。

  • 本田的动力总成:Sterling 827 的核心是 Honda C27A 发动机,一款 2.7 升 24 气门 SOHC V6 发动机,可产生约 173 马力
  • 合作的原因:这次合作使得共同分担一款全球性行政级轿车巨大的研发成本成为可能。Rover 希望利用本田在美国市场的质量声誉。然而,尽管发动机性能优异,但该车却饱受英国制造质量问题的困扰,最终导致该品牌在美国的失败。

Isuzu 的联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品牌重塑

在 90 年代初,Isuzu 退出了乘用车市场。为了维持其经销商网络,它转向了“贴牌生产”协议,本田是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8. Isuzu Oasis (1996-1999)

为了在美国不断增长的 SUV 市场中竞争,Isuzu 急需一款产品。解决方案是 Oasis,它是 Honda Odyssey 第一代创新车型的克隆。

  • 本田的动力总成:Oasis 在机械上与 Odyssey 完全相同,使用了 2.2 升 F22B 发动机(约 140 马力),以及后来的 2.3 升 VTEC F23A 发动机(约 150 马力)。
  • 合作的原因:这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协议。Isuzu 在无需研发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一款世界级的 SUV。作为回报,本田获得了 Isuzu Rodeo SUV,该车被重新命名并作为 Honda Passport 出售,使本田能够迅速进入利润丰厚的 SUV 市场。

9. Isuzu Aska (1994-2002)

Aska 是 Isuzu 的中型轿车。其最后两代车型实际上是为日本本土市场重新贴牌的 Honda Accord。

  • 本田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 F18B (1.8L)F20B (2.0L),功率根据配置不同,介于 140 至 150 马力之间。
  • 合作的原因:在退出乘用车生产后,Isuzu 需要一款轿车来供应其在日本的经销商网络。这项合作使 Isuzu 能够以可靠且备受推崇的产品,依托 Accord 的工程技术,来维持“Aska”的品牌名称。

10. Isuzu Gemini (1993-2000)

Gemini 是 Isuzu 在小型车领域最重要的名称之一。其最后两代车型是与本田联盟的产品,基于 Honda Domani(思域的近亲)。

  • 本田的动力总成:它使用了 Honda 1.5 升 D15B(约 94-105 马力)和著名的 1.6 升 ZC(约 120 马力)发动机。
  • 合作的原因:由于 Honda Domani 是广受欢迎的思域的一个版本,Isuzu Gemini 本质上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汽车之一的近亲。这项合作使 Isuzu 能够以务实的方式,为其客户提供一款拥有世界级工程基础的产品。

工程卓越的传承

对这十款车型的分析揭示了本田发动机工程在自家工厂之外的显著影响力。这些合作远非简单的交易,而是描绘了一幅全球汽车工业的复杂图景。

这些合作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类:战略互换(Saturn)、分担成本的联合开发(Rover 800)、获得技术的授权(Proton)、生存的需要(Isuzu)以及对纯粹性能的追求(Ariel)。

如此众多不同品牌,出于如此多样化的原因,都求助于本田发动机,这本身就是对其工程卓越性的最大证明。本田的“梦想的力量”不仅驱动了自己的车辆,还在许多其他品牌的历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巩固了其作为真正内燃机大师的地位。

    Author: Fabio Isidoro

    作为《Canal Carro》的创始人兼主编,他致力于深入探索汽车世界,并充满热情。作为一名汽车和技术爱好者,他创作技术内容,并对国内外车辆进行深入分析,将高质量的信息与批判的眼光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发表评论